走进民企看发展② | 闽源钢铁集团:向“智”逐“绿” 锻造高质量发展“钢筋铁骨”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5-03-11 浏览次数:

3月10日,在商丘市永城经开区的春日暖阳下,一座占地2800余亩的钢铁巨擘正焕发着勃勃生机——这里便是扎根中原22年的闽源钢铁集团。自2003年成立以来,该企业一直秉承“质量诚信,共赢未来”的企业理念,以长流程生产工艺为根基,打造出抗震耐蚀螺纹钢、高速线材盘螺等拳头产品,从南水北调到商合杭高铁,其“钢筋铁骨”撑起了多项国家超级工程的脊梁。

2024年,闽源钢铁完成工业产值146亿元,连续4年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,已发展成为年轧材能力40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。蝉联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”、“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”和“2024河南企业100强”、“2024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”。

破茧转型:从传统制造到“智造”标杆

如果说传统钢铁行业是“力与火”的较量,那么闽源钢铁正用“智与数”重新定义钢铁制造。

从电炉炼钢到高炉转炉长流程,历经四次技术迭代的闽源钢铁,在2020年迎来关键一跃——引入意大利达涅利集团双高棒智能化轧制生产线。这条“钢铁智造走廊”上,5G+工业互联网技术如同神经网络,将生产调度、能源管控、环保监控等系统串联成智慧大脑,无人运输车与机械臂的精准协作,让每块钢坯都带着数字基因诞生。

智能化不仅让年产90万吨精品钢材的轧制线全速运转,更催生出“在线质量检测”“智能生产控制”等硬核技术。

绿色发展:从“排放大户”到“工业公园”

当智能化转型高歌猛进时,一场“绿色革命”也在闽源钢铁集团厂区悄然发生。穿过绿树成荫的景观大道,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畔,水鸟低飞掠过湖面的画面颠覆了人们对钢厂的刻板印象。

在这里,日均数万吨工业废水经过智能化水处理系统,化身清洁水源循环利用;9.38MW光伏矩阵年发电近千万度,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吨,闽源钢铁用技术将“绿色溢价”转化为发展红利。

近年来,该企业大力打造花园式工厂,推动“工业+旅游”深度融合发展,传统钢铁生产基地蝶变为集科普教育、低碳示范、工业观光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。如今,这座“国家级绿色工厂”正以 “4A 级工业旅游景区”创建为目标,奋力书写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钢铁版本。

未来蓝图:从建筑用钢到“材料生态圈”

面向“十五五”,闽源钢铁的转型叙事翻开了更具壮丽的篇章。

记者了解到,为加快推动钢铁产业基础高端化、产业链现代化发展,培育壮大先进钢铁材料优势产业,闽源钢铁产能减量置换装备升级高质量发展项目即将投产运营,企业高端产品占比将提升至60%,年产值突破200-220亿元,成为豫东地区先进钢铁材料核心供给基地。

眼下,闽源钢铁还正在规划招商投资130亿元实施闽源钢铁产业园重点项目,着力打造“基础材料—精深加工—终端服务”价值倍增体系。酸洗冷轧、镀锌铝镁等精深加工产品链,将把“钢筋铁骨”延伸至汽车、家电、新能源等高端领域。

从“吨价”到“卷价”的价值跃迁,从单一制造商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进化,闽源钢铁的“材料生态圈”战略已清晰可见。

“智能化是筋骨,绿色化是血脉,创新力是灵魂。”闽源钢铁副董事长吴天国表示,企业将深化“材料+服务”创新驱动战略,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国内一流的先进金属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,诠释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。

来源:河南日报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