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城界沟镇全产业链模式解码中医药现代化路径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5-04-14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虞城县界沟镇通过构建“统战+全产业链”融合模式,将分散的种植户、新型经营主体与现代化企业串联成链,打造出中药材产值两年增长300%的“界沟速度”,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县域实践样本。

统战赋能: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体系攻坚”

近日,记者走进该镇邢营村数字化种植基地,北斗导航播种机正在实施紫苏精准条播,这种由新阶层人士引进的“虞紫苏2号”新品种,较传统品种亩均增收2300元。

界沟镇统战委员许亚军介绍,通过建立“统战智库”,整合36名中药材专家、电商达人和企业管理者,形成覆盖种植、加工、营销的智力支撑网络 。

中国农垦集团的进驻成为关键转折。在统战成员牵线下,企业带来GAP种植标准和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,建成2000亩核心示范基地,带动周边7个村实行“六统一”管理模式(统一种源、农资、技术、检测、收购、品牌)。数据显示,标准化种植使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提升12%,订单价格同比上涨18%。

数字破壁:电商生态重构价值链条

该镇创新“乡贤+电商”模式,培育23个“同心直播间”,开发“溯源直播”“云认养”等业态,推动中药材电商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。

这种变革延伸至加工端。一鸣中药材公司引入AI色选设备,将原料利用率从75%提升至92%;开发的紫苏精油、伤力草含片等深加工产品,溢价空间达原材料价值的6-8倍。

统战部门推动成立的产业联盟,更使界沟与亳州形成“豫皖双城记”——前者专注种植与初加工,后者承接精深加工,两地共享产能、共拓市场。

三产融合:传统药乡的“出圈”密码

沿包河打造的10公里生态长廊,正将“药香”转化为“流量”。游客既可体验“古代药市”场景,还能在康养民宿参与药膳制作。这种“中药材+文旅”模式,衍生出12个中医药主题文旅IP。

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组织层面。全镇成立30家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,创新“三权分置”利益联结机制: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,合作社享有经营权,企业掌握加工销售权,三方按5:3:2比例分成。脱贫户屠艳梅算账:“4亩地流转费、务工工资加分红,年收入超4万元。”

界沟镇的探索证明,传统农业乡镇的突围之路在于产业链思维与统战优势的化学反应。界沟镇党委书记李超杰说“当统战力量成为资源整合的‘超级连接器’,当数字经济穿透产业全链条,那些深藏民间的道地药材,便不再是散落的珍珠,而是串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璀璨项链。”这种“界沟模式”的价值,或许正如包河两岸的紫苏,既扎根厚土,又香飘四海。

来源:虞城县委统战部